十月,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秋雨霏霏,飘飘洒洒,如丝,如绢,如雾,如烟……本是一副伤春悲秋图,是骚人墨客题诗作画的好时机。但集训室内的他们无暇去看窗外美景,杨萧雅、张雨霏同学忙着2023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第二届工业产品数字孪生(虚拟装调)项目赛前集训。 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 本次赛项和上海市“星光计划”第十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虚拟现实(VR)制作与应用”项目有很所不同,一共包含理论和实操题两部分。其中理论题部分更加注重COMET职业能力测试,如数控机床虚拟装调系统更新任务,如何进行编制工作计划、技术方案、作业流程、注意事项、成本核算等。要考虑到问题解决的直观性、功能性、使用价值导向性、经济性、创造性等八个方面。实践操作更加注重对DieaVR应用的灵活度。 对于两位同学而言,对工业制造比较陌生,相较“虚拟现实(VR)制作与应用”项目难度加大、测试的能力覆盖面更广。两位同学在获知比赛后,便和指导老师一起开始着手准备。他们放弃休息日、午休和老师们一同逐条分析赛项内容,两人分工配合,不会的去钻研、去请教。吴永琦、贾思聪同学陪伴着两位选手,一起努力查找资料,确定方案。 
尤其是在比赛前冲刺期间,为了能够让杨萧雅、张雨霏同学了解工业生产线,金南辉副校长亲自联系上海高级技工学校,让同学们走进实训厂房观看设备,亲身感受机械运行、请教工业制造生产线专业知识。 
师生勇闯蓉城,智夺探花奖 10月26日,杨萧雅、张雨霏同学同学在顾佩老师一同坐上了去往成都市温江区燎原职业技术学校比赛现场的飞机,他们身上肩负着老师们、小伙伴们对他们的殷殷期盼。 本次比赛的参赛队伍共有来自全国13个省份19个队伍38名选手。按照组委会安排,10月26日下午抽取了19支队伍中的任一选手进行理论考试;27日16时-21时进行了操作比赛,比赛内容为随机抽取题库一套。杨萧雅、张雨霏同学经过激烈角逐、稳定发挥拿下工业产品数字孪生(虚拟装调)中职组决赛三等奖。 
比赛虽告一段落,但两位同学内心依旧激动,他们深感奖牌的重量,“军功章上有同学们、老师们、领导们的支持与帮助”。他们更加热爱计算机应用专业,理解虚拟现实在工业制造的应用,对未来的职业目标和发展方向有了更加清晰地理解。比赛中他们证明了自己,同时也超越了“曾经”的自己。 
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以技能大赛为抓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始终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建、以赛促融”提升专业内涵建设,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专业综合技能素养,本次大赛历练为进一步推动计算机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展业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助力。
|